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液压系统油液粘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液压系统油液粘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液压油的粘稠度怎么分别?
液压油的粘稠度是指液压油在流动时所表现出的黏流性质。根据国际标准ISO 3448,液压油的粘度分为ISO VG2、ISO VG5、ISO VG7、ISO VG10、ISO VG15、ISO VG22、ISO VG32、ISO VG46、ISO VG68、ISO VG100、ISO VG150、ISO VG220、ISO VG320、ISO VG460。
这些数字代表着液压油在特定温度下的粘度范围,从较低的ISO VG2到较高的ISO VG460,液压油的流动性逐渐降低。液压系统中使用何种粘度级别的液压油需要根据系统工作温度、压力、气候和使用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粘度级别。
液压油的粘稠度可以通过ISO VG级数来区分,VG级数越高,液压油的粘稠度就越高。一般来说,VG32和VG46是液压系统中最常使用的两种粘稠度。液压系统所需的粘稠度应根据设备工作情况和环境温度来选择,如果粘稠度太低会降低液压系统效率,而如果粘稠度太高则会增加设备运行的能耗,同时引起沉积和增加泄漏的可能性。因此,正确选择合适的液压油粘稠度非常重要,能够更好地保护和延长设备寿命。
何为液压油的黏度?影响黏度的因素有哪些?
液压油的黏度是指油液流动时所受到的内摩擦力,它是衡量液压油流动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影响液压油黏度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温度和油本身的成分等 。
当温度升高时,液压油分子之间的内聚力减小,黏度就随之降低。因此,希望油液的黏度随温度的变化越小越好。
另外,液体所受的压力增加时,其分子间的距离将减小,于是内摩擦力将增加,即黏度也将随之增大。
(1)水。油中水分的含水量量按照标GB/T1118.1-94的技术标准,经试验其质量指标应不大于痕迹.如果油中水分超标,则必须更换;否则,不但会损坏轴承,还会使钢件表面生锈,进而使液压油乳化、变质和生成沉淀物,防碍冷却器导热,影响阀门工作,减少了滤油器有有效工作面积,增大了油的磨蚀作用。
(2)氧化。一般机械液压油的工作温度为30-80℃,液压油的寿命与其工作温度密切相关,经验告诉我们,当工作油温超过60℃后,每增加8℃,油的使用寿命就会减半,即90℃油的寿命是60℃油的10%左右,原因是油被氧化。氧气和油中的碳氢化合物进行反应,使油慢慢氧化、颜色变黑、黏度上升,最后可能严重到氧化物不能溶解于油中,而以棕色黏液层沉积在系统某处,极易堵塞元件中的控制油道,使滚珠轴承、阀芯、液压泵的活塞等磨损加剧,影响系统正常运行。氧化还会产生腐蚀酸液。氧化过程开始慢慢地进行,当达到某种阶段后,氧化速度会突然加快,黏度会跟着突然上升,结果导致工作油温升高,氧化过程更快,累积的沉淀物和酸液会更多,最后使油液无法再用。
(3)杂质。杂质不仅能磨损各运动件,而且一旦被卡在阀芯或其他运动副中,将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导致机器产生故障。
(4)空气。若液压油路中含有气体,当气泡溢出时会对管壁和元件产生冲击形成气蚀,使系统不能正常工作,时间稍长还会导致元件损坏。
(5)理化反应。油箱内款清理干净的油漆等,会导致油品化学性质变化。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液压系统油液粘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液压系统油液粘度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