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柴油发动机革命性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柴油发动机革命性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继俄罗斯和德国后,美国推出新一代主战坦克,都用了哪些新技术?
其实我觉得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技术是我们这边所不知道的,我们这边的科技投资是世界第二。
同时我们这边是第二,所以也是没有人敢说第一的。
现在掰一掰,贫铀装甲,无人炮塔,车里有四面八方的屏幕可以看360度,甚至可以看天空。新的坦克上有毒刺防空导弹和小雷达。坦克下面有重型装甲,以防御路边地雷。有电脑系统。主动防御系统
美国M1艾布兰主战坦克(Abrams MBT)一直是世界先进坦克的代表,不过自从1990年推出M1A2之后,就没有什么明显的进展,仅限于系统改进套件(SEP)的小幅升级。然而就在10月8日,通用动力陆上系统(GDLS)推出了“艾布拉姆斯X”(AbramsX)概念坦克,画面显示,主炮明显不同,炮塔全新设计,而动力系统也改用油电混合式,可以称为M1坦克最大幅度的改进方案。
“艾布拉姆斯X”最大的特点是***用了柴油混合动力系统,其动力由ACE柴油发动机、ACT机械传动、ISG一体式启动发电机、MHV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组成,这可使“艾布拉姆斯X”的油耗降低50%,同时“艾布拉姆斯X”还可依靠纯电力“静默”行驶并能显著降低行驶噪音,以提高坦克的隐蔽性。
在武器方面,“艾布拉姆斯X”换装了XM360型120毫米滑膛炮,该炮还安装有炮口制退器,这在主战坦克上并不常见。“艾布拉姆斯X”还配备了Meggit防务系统公司的紧凑型自动装填系统CAS,由此该坦克实现了炮塔的无人化,车组成员也只有三人,均位于车体前方,这样的设计与“阿玛塔”相似。
另外与当今各国新一代主战坦克一样,“艾布拉姆斯X”选择了十分成熟的以色列“战利品”主动防护系统,在态势感知方面“艾布拉姆斯X”炮塔两侧安装有赛峰光学的PASEO长程监视与搜索瞄准系统,该系统整合了第三代热成像仪、彩色昼间摄像头、激光测距仪与激光指示器。同时“艾布拉姆斯X”在车体四个方向都布置了360度分布式相机系统(DAS),位于车体前部的三名车组成员均可无死角掌握车体外部态势,并能与车组成员佩戴的集成视觉增强系统(IVAS)联网。
目前的M1A2“艾布拉姆斯”SEPv3(也称M1A2C)升级包括炮塔及底盘装甲、防地雷爆炸物和IED干扰等防御能力及发动机、变速箱和APU等动力、电力部分,SEPv4(也被称作M1A2D)升级则着重升级测距仪、摄像头、车载网络等态势感知和信息化及火炮等火力部分。
当然,这些只是 AbramsX ***的部分主要功能,其中还包括与无人驾驶地面车辆合作的能力。美军士兵们什么时候可以使用“艾布拉姆斯X”还有待观察,因为现在的M1A2升级案,包括SEPv3才刚进入部队,今年才开始测试SEPv4。
279工程,核战坦克为啥夭折?
279坦克是由位于列宁格勒的基洛夫工厂的由托洛亚诺夫所领导的小组在1957年研发的重型坦克原型车。其设计目的是为了能在恶劣的越野地形环境下作战,主要用于突破敌人防线和摧毁碉堡,并能执行反装甲任务,甚至是核战争条件下的坦克作战,因此,该车被归为苏军最高指挥层级的武器。苏联对279坦克的越野性能大加夸耀,279独特的行走装置使用4条履带,均匀分布在车体下方,又分为左右两组,安装在两个被用作油箱的纵向矩形空心横梁上。
279拥有科幻的外形,车体(拥有269mm前装甲,侧面也有182mm)被一圈薄的椭圆形装甲包裹起来,这既能让它对抗HEAT(空心装药破甲弹,),使其爆炸后产生的金属射流无法有效穿透整个装甲因而对乘员造成伤害,又能使其在受到核爆产生的冲击波的时候,不至于发生侧翻。因为***的如同飞碟的低重心车体能有效切割冲击波,使其无法在车体上获得有效的施力面积。车体内部还设计了很多夹层,填充防辐射物质可以有效将贯穿力极强的快中子转化为慢中子。椭圆形防盾是由许多弧形呈梯状的结构的厚度与倾斜度不等的铸钢所构成的,整个车体都有这种形状的装甲。
279的炮塔也被设计成了龟壳型炮塔(炮塔正面装甲厚305mm),装备有70°大倾角的抗HEAT防护板,加上炮塔圈座处也加强了防护,一般的武器很难击穿这种坦克。
279装备一门130mm的60倍口径M-65型主炮(使用APDS能达到1000米/秒的初速),搭配一挺14.5mm KPVT同轴重机枪,由"Groza"稳定器控制。主炮同时还配有半自动装填装置,光学/雷达测距火控系统,自动导航系统(该系统能在目标出现在视野范围内但是不在瞄准方位时修正主炮进入瞄准射击方位)以及L2红外夜视系统。坦克悬挂装置十分先进,或许是苏联有史以来最豪华最先进的悬挂架。当其他装甲兵还在忍受T-55那扭力杆造成的巨大颠簸的时候,279已经使用上了混合液压调节的油气悬挂,配合三速行星齿轮变速箱和蜗杆式履带调节装置,苏联走在了世界前列。要说这种装置有多先进?日本陆上自卫队74式坦克以及瑞典陆军Stridsvagn 103坦克的悬挂系统也是相同的概念,一方面可以有效增强坦克的越野或者跨越障碍能力,同时可以透过液压调节车身高低以增加主炮的俯仰角,提升相当大的战术价值。 279还装备了NBC(核生化防护)、自动灭火系统,烟雾弹发射器,甚至是车内恒温调节系统。即便是核爆也不一定能摧毁它,因为只要不被直接气化或者熔掉,光靠冲击波是拿它没办法的。
279的对地压力不可思议地保持在了0.6 kgf/cm??(每平方厘米0.6公斤)以下,如何理解呢?就如同一头大象踩过枯枝但是你却听不见树枝断裂的声音。这要归功于其4履带的结构,这个记录现在依然是世界纪录,目前没有任何履带式车辆能打破。这使得279的越野能力首屈一指,即便现代的很多坦克都望尘莫及,它能在沼泽地区,松软的沙地上行驶而不会陷下去,甚至是布满了树桩和反坦克障碍物的地区也能如履平地般地碾过去,就连最优秀的反坦克障碍物——有“龙牙桩”之称的Czech hedgehog(我实在不知道这个应该怎么翻译,字面意思翻译过来是“捷克刺猬”……囧rz)都不能阻挡它前进的脚步。强大的2DG-8M 16缸引擎能提供1000马力的动力,能使60吨的279依然能保证55km/h的时速,一次加满油能行驶300公里。 279的缺陷很明显,如此复杂昂贵的坦克是提倡快速廉价消耗品的苏军承受不起的,高科技悬挂架带来的后果是内侧的行走装置维修十分困难,乘员上下车也不方便,车内空间狭小,载弹量少,仅能装24发炮弹和300发机***,不利于长久的战斗。虽然1957年制成样车,并且通过了审查,但是依然没有投产。如今,世上仅存的这辆279“外星坦克”静静地躺在了距莫斯科50公里的库宾卡战车博物馆。
按照前苏联人的想法,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方式应该是这样的,先用战术核武器对东欧平原进行战术轰炸,以后再由钢铁军团,也就是他的装甲部队直接席卷整个欧洲,从核炮弹所产生的火焰里面穿流而过的坦克,就如同穿越地狱而来的天启骑士一样,将死亡于恐怖带往整个欧罗巴。
基于这个想法,所以前苏联人发明了或者说是提出了他的核战坦克这样一个思路。这种坦克通过其特殊的设计外壳和他的核生化三防于一体的防御系统,使得它能够在核战争边缘能够继续生存下来,毕竟相比较于人的肉体钢铁外壳所能承受的压力会更大。
但是后来前苏联人放弃了这个项目的研究。最主要的原因当然就是缺钱。你在前苏联人经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卫国战争血一般的经验,显示数据上最显眼的武器装备并不是战场上最好用的装备,能够量产并且大规模运用的装备就是真正能够主导战争走势的装备。而核战坦克这一新的坦克型号,很明显要重新设计整个坦克的。外壳还有生产,整个坦克的生产线也必须得重新再建造一遍,这样就很费钱,而且生产出来,这1p型号的坦克,不可能大规模生产。并且,随着坦克外壳和坦克装甲技术上的进步。普通的坦克通过一定的改装也是可以做到防御核生化武器的。那我们为什么要费这个钱去做这一型号的坦克呢?
而且核战坦克,大家从他奇葩的外形上就可以看出这种坦克无锡一定是牺牲的其他方面的一些能力,才能够达到完全抵御或者说是能够抵御大部分的核攻击力量。那么这就造成了这辆坦克的综合性能不如其他的主战坦克。随着二战结束以后,西方坦克的技术升级。苏联的坦克设计师们的压力也是越来越大,所以这个时候放弃核战坦克也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第三,就是西方人,尤其是英国与法国也掌握了核武器。这对于当初只有前苏联人和美国人拥有核武器这一个消息来说是一场噩梦,核战坦克说白了,这种坦克不能够面临核武器的直接打击,因为在核武器爆炸的中心,所有的钢铁都是要被融化掉的。
核战坦克是指的核能战争下的作战坦克还是核能动力的坦克?
如果是前者的话,我认为夭折有以下几个原因:1,你用坦克,得选择战场吧,说白了 花费大,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之后不是有三防坦克了吗,大不了丢完核弹出动过去,何必往有[_a***_]部队的地方丢呢?2,如果发生故障,就算坦克主体没故障,可要是履带断了谁去修,维修坦克吗?还是你自己下去接上?!
3,而且核战坦克重量大(60多吨)核爆之后路面更加不好走,还不如轻型,中型主坦呢。记得以前有一个关于装甲兵的电视剧里,郭涛主演的,他饰演一个共和国初期坦克设计师,其中有一段就是开着59式坦克穿越核爆区从陆地拍摄过程和穿越核沾染区。
所以1959年279工程在库宾卡全面试验表明:在试验中,279缺点暴露无缺。战斗全重达60吨,动力传动系统和悬挂系统可靠性不能让人满意;行走装置过于复杂,零件是其他坦克2倍,乘员保障工作负担太大;维护更换内侧负重轮和履带非常麻烦,以至于最后没有正式的批量生产。
而当时的初衷是—“279工程”的创意来自50年代初人类对核战争这一新型厮杀方式的探索。1953年苏军进行了多次核试验,同时在爆心放置了很多经过改装的坦克车辆等。1954年9月在多茨科耶地区进行了一次有步兵参加的特种核试验,军方发现靠近核爆中心的坦克全部被冲击波掀翻,这显然不合当时苏联领导人大打核战争的想法。
前苏联279工程核战坦克的创意是来自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苏军对核战这种新型作战方式的探索。当时的苏军经过核试验发现核弹爆炸的巨大冲击波,根本不是坦克这种武器能抵挡得住的,在核弹的爆炸中心什么重型坦克都像小船面对风暴一样不堪一击。这让前苏联高层很不满意,这完全不符合要打“核大战”的要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苏联军方将研制核战坦克的任务交给了脑洞设计师,L.S.托亚诺夫领导的坦克研制小组,其任务全称为“战术核爆区用试验性车辆结构279工程”。
这个小组最终设计出来的产物就是279工程的核战坦克,这是一个具有四条履带的奇怪产物,不过最终还是下马了。这里重点说下下马的原因。
原本苏联军方最初的设想,在核爆发生时,除了爆心的所有坦克应在爆炸发生后的冲击波及中子流完全具备随时发动进攻的能力。托亚洛夫也按照这个设想的实现。然而,还未等到真正的核条件下试验,仅1959年在库宾卡进行全面试验中,279工程的缺点就已经暴露:首先该车战斗全重居然重达60吨,当然这重量比德国鼠式坦克差远了。过重的重量导致动力传动系统和悬挂系统可靠性都无法让人满意;同时行走装置也过于复杂。零部件的数量也是当时其他重型坦克的2倍以上,这让乘员的后勤维护保障工作负担过重,也繁琐;四条履带让更换内侧行走装置的负重轮和履带都非常麻烦成了维修人员的噩梦;虽然外形设计有利于防弹和抗冲击波风暴,但是却使乘员上下车非常不方便,补充***也很不安全。
1957年,279工程第一辆样车被制造出来后,在试验场上是通过了技术审查,但是太多超前的技术指标,加上暴露的一系列问题,结构复杂,维修困难,造价也高昂等等。再加上不符合当时苏联坦克的要求的设计指导思路,主要有三点,1、可以大量制造;2、能形成规模效应;3、最后一点价格便宜;还一点在当时也是很不符合的,那就是赫鲁晓夫的著名国防指导思想“未来战争只需要导弹和核武器”,所以核战坦克279工程被抛弃也就是注定的下场。就这样279工程就像许多前苏联的重型坦克一样被扔掉了,在1960年时该项目彻底夭折。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柴油发动机革命性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柴油发动机革命性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