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苏联液压系统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苏联液压系统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可以简单介绍下哈尔科夫设计局以及其经典产品吗?
1931年,25辆T24坦克开下了哈尔科夫国际机车厂的生产线,正式宣告苏联又一个坦克研制和制造中心的诞生。到了上世纪30年代末,哈尔科夫设计局设计出了堪称史上最伟大的坦克——T34,以其优秀的综合性能和伟大的设计思想,奠定了日后现代坦克发展的基础和方向。战后,哈尔科夫设计局更名为莫洛佐夫设计局,连续推出了T54A和T64两款经典坦克。其中,T54A大量出口第三世界国家,生产了几万辆,中国的仿制型59式坦克,至今仍在服役,被军迷们亲切的称为“五对轮”。值得一提的是堪具划时代水平的T64坦克,它率先***用125毫米滑膛炮、复合装甲等技术,比起同时代的世界上其它任何一款坦克,T64都具有绝对领先的技术优势。进入三代坦克时代以后,莫洛佐夫设计局旗下的动力设计所历经7年,研制出了著名的6TD型大功率柴油发动机,打算用于T80坦克的改进。但几经周折,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用6TD柴油机的T80UD也没有列装。苏联解体后,莫洛佐夫设计局和负责批量生产的马雷舍夫坦克制造厂没有工资、没有经费、没有订单、没有任何支持。所谓穷则思变,哈尔科夫人将视线投向了国际***市场,全厂人凑出资金把T80UD和其它一系列型号送到一个又一个国际展会上。经过一年多的努力,T80UD总算获得了参与巴基斯坦陆军新型坦克竞标的资格。1993年初夏,经过严格的对抗试验,T80UD获得了巴基斯坦320辆T80UD坦克及配套车辆的***购合同。总价6.2亿美元。(更多内容详见《兵器》杂志2016年第01期)
坦克是如何“过河”的?
一般的轻型装甲车辆都可以靠自身的浮力浮在水面上 而且基本要做到全封闭式不让水进入车体内 为了做到这点 大多数两栖战车都会设置通气管 这样保证了发动机不会进水 还有固定或者活动的防浪板
一般的有两栖功能的战车主要靠履带滑水前进 而专用的两栖战车现在基本都用泵喷或者加转螺旋桨
当然一些重型战车需要在依靠自身浮力以外依靠助浮装置 一般以气囊为多数,水深的地方可以架设舟桥。
坦克过河无非就是两种方式,第一种就是搭设浮桥,第二种就是坦克泅渡(浮渡和潜渡)。选择哪种过河方式主要取决于河流的地理环境以及当时的战场环境,如果河流水浅,坦克完全可以直接开过去,如果水深,战役要求又需要出其不意,那么你就可以选择泅渡,如果讲究速度和多车种批量通过,那么搭设浮桥就是您的最佳选择!
搭设浮桥都是由专门的舟桥部队完成的,简单来说他们就是专门担负渡河保障任务的工程兵。我军在1980年之后专门组建了特种舟桥旅,现在在战区或者陆军集团军级别的单位中通常会单独配置一个舟桥旅。目前我军舟桥部队已经完全实现机械化,主要配备的是仿制改进自苏联ПМП舟桥的79式重型舟桥器材,它可以快速在流速小于2.5米/秒的江面迅速架设长度达数百米的50吨载重浮桥,在央视《挑战不可能之加油中国》栏目中,舟桥某旅曾经完成了26分钟搭设1100米浮桥的壮举,这速度绝对可以称得上基建狂魔!
坦克泅渡则分为潜渡和浮渡,潜渡很简单,就是坦克直接开进水里,从河床下面通过,跟在地面行走没有多大区别。当然了,虽然现代坦克密封性不错,但是为了防止漏水,在渡河之前还是需要搞好密封的,比如炮口带上炮口套,炮塔四周涂上黄油或者套上密封圈等等。搞好密封之后还要给坦克戴上一个高帽(通气筒),这个装置主要是给发动机供氧和排气使用的,一切准备就绪,坦克就可以下水了,现代主战坦克一般潜渡的水深要求在5米左右,太深淹过了帽子也就无能为力了。其实要论渡河最牛逼的技能还是直接游过去,这就是传说中的浮渡。坦克浮渡的低配狗刨版就是给坦克加装浮筒、围帐甚至是汽油桶,使坦克浮力大于自重就可以漂在水上了,然后开启发动机,通过履带划水,坦克就能跟个鸭子一样慢悠悠的游过河了(速度6到15千米/小时)。很不幸的是,现代主战坦克基本都在四五十吨,大部分都已经丧失了浮渡技能,现在这项技能基本上已经成为两栖战车的专属。
(早期坦克浮筒更加夸张)
装甲车辆浮渡的究极体其实还是我军05式两栖步兵战车专属的冲浪划水模式,它配备了前后两个划水板可以将车辆抬升至水面并且大幅度减少水中阻力,1500马力超强劲发动机搭配两台喷水推进器可以将05式两栖战车的速度提升至40公里/小时,是现役步兵战车平均浮渡速度的三倍以上!
(这哪是步战车,这不就是船?)
一般人认为坦克既然要过河那直接从桥梁上开过去就可以了,和平时期这个方法自然是好,可是考虑实战的条件下,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战争中对于桥梁这样的重要目标都是重点防守的目标,而且一旦桥梁面临着丢失的危险,对方会直接在桥梁上安装大量***提前将其引爆以避免被敌人利用。除非运用某些突袭战术(空降作战),否则很难夺取一座完整的桥梁,为了避免等待而贻误战机,有必要让坦克自身具备一定的渡河能力。坦克的“渡河”方式大体上有如下两种:
潜渡
潜渡即指坦克借助密封手段和潜渡设备完全钻入水中,直接沿河底从水下开过去。这种方式最早出现于二战时期,德军在闪击苏联时,为了迅速渡过边境附近的布格河,第18装甲师就使用了一部分经过特殊改装的“水下坦克”,直接从水底通过了布格河,达成了战役上的突然性。苏军同样也曾***用了这一方法,苏军在向第聂伯河挺进时,一个苏军坦克军为了迅速渡过第聂伯河附近的捷列娜河,也通过为坦克临时加装通气管和密封设备从水底渡过了该河,在德军意想不到的地方出现了。
坦克潜渡最关键的两个方面就是密封和通气,必须对坦克的门、窗、孔等易进水的地方进行密封处理,尤其是车体和炮塔之间的座圈,一般使用橡胶充气带进行密封。通气问题同样非常重要,乘员呼吸、发动机运转都需要空气,一般是给坦克加装一个高高的钢筒,直接安装在车长出入口的座圈上,其高度视河流的水深而定,保证筒口高于河流的最大浪高,这样就保证了坦克乘员和发动机对空气的需要。至于坦克在水底的运动,则主要依靠航向仪确定前进方向。此外对于潜渡地点的选择非常重要,要选择适于坦克履带行进的河床,以免造成坦克在水下难以前进或者上岸,从而导致失败。
浮渡
坦克浮渡是指在水面上像船一样渡河,而不是从水底渡河,依靠水上推进装置为坦克提供动力,将发动机的动力转变为喷水推力,也有直接利用两条履带划水来来前进的。水上推进装置一般不至于坦克左右两侧,通过控制两边的推进装置或者履带的转动来实现转向等机动。
和潜渡一样,浮渡的坦克同样需要严格的密封和选择合理的浮渡场地,坦克的入水角不得大于20度,出水角不得大于25度,登陆的对岸要有土质坚硬,河流的水流速度应小,水面也要较窄,避开礁石、水生植物等障碍物,坦克的浮渡速度最大在6-12千米/小时。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苏联液压系统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苏联液压系统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