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液压系统,英德液压系统厂家

dfnjsfkhak 22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英德液压系统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英德液压系统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俾斯麦明明服役于二战时期为何被别人称为一战最强战列舰?
  2. 为什么现代战斗机不再使用变后掠翼设计?

俾斯麦明明服役于二战时期为何被别人称为一战最强战列舰

1936 年7月1日,著名的“俾斯麦”号战列舰在汉堡的布隆 - 富斯造船厂铺设龙骨。1936 年 10月30日,同级舰“提尔皮茨”号开工。其实早在 1932 年,德国海军就开始对建造 3.5 万吨级的战列舰进行了理论性研究,并对其武备、装甲和航速进行了可行性论证。1934 年,德国海军建造局便准备建造两艘战列舰,用来替代已过时的“汉诺威”号和“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号前无畏型舰。

1935 年,英德海军协议签订后,两艘战列舰的合同图纸设计任务书顺利出台。在合同设计期间,德国海军决定加强“俾斯麦”级战列舰的续航力、动力和装甲保护,使其排水量大大超过了 3.5 万吨的限制。1936 年,日本和意大利拒绝在伦敦海军条约上签字,德国海军趁此机会,名正言顺地建造起更大排水量和主炮的战列舰。后由于德国海军赶造潜艇,很多造舰方案下马,而“俾斯麦”级是唯一没有受到影响的造舰***。

英德液压系统,英德液压系统厂家-第1张图片-力芯发动机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940年8月24日,“俾斯麦”号正式服役,同年9月15日驶离汉堡前往基尔湾进行首次试航,然后返回布隆 - 富斯造船厂完成最后装配。但在威廉港海军造船厂建造的同级“提尔皮茨”号的命运则惨多了,该舰在进行最后的装配时,造船厂屡遭英国飞机空袭,空袭达 1042 架次,投下大约 670吨***。尽管没有一颗***命中“提尔皮茨”号,但反复的轰炸却使它一直拖到 1941年2月25日才服役 。

“俾斯麦”级战列舰全长 241.55 米,宽 36米,吃水 9.99 米(“提尔皮茨”号是 10.04 米),标准排水量 41637 吨,满载排水量 49136 吨(“提尔皮茨”号分别是 42343 吨和 46794 吨);动力系统配备蒸汽轮机 2 座,锅炉 2 座,最大输出功率 13.62 万马力,4 轴推进,最高航速 30.12 节,续航力 9500 海里 /19 节(“提尔皮茨”号是9125 海里 /19 节);武器系统配备 4 座双联装 47 倍径 381 毫米主炮,射速 3 发 / 分,携弹量 960 发;6 座双联装 55 倍径 150 毫米副炮,射速 6 发 / 分,携弹量 1800 发;8 座双联 65 倍径 105 毫米防空炮,8 座双联 83 倍径 37 毫米防空炮,2 座四联 20 毫米机关炮,12 座单管 20 毫米机关炮;4 架 Ar-196 式水上飞机,舰员 1 9 2 7 人(作为旗舰时加上司令部人员总数为 2 1 0 6 名)。此外,“提尔皮茨”号在 1941 年秋又加装 2 座四联装 533 毫米鱼雷发射管,那是“俾斯麦”号被击沉后的事了。

“俾斯麦”级战列舰是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建成的最大战列舰,该舰特别强调稳性和装甲防护,因此建成时其装甲就占了军舰总重量的大约 40%;另一个强调的就是载油量,因为德国没有海外基地,因此续航力成为很重要的指标。此外该舰不仅装备了“海上节拍”火控雷达,还装备了最新研制的无线电测向机和雷达告警接收机。“俾斯麦”级的建成和服役曾在世界海军界引起极大反响,就连当时的英国首相丘吉尔也称赞其为造舰史上的一大杰作。

英德液压系统,英德液压系统厂家-第2张图片-力芯发动机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俾斯麦”从本质上来说是一战时德国的“巴伐利亚”战列舰的加强版,算最强的一战战列舰也没问题。

“俾斯麦”级战列舰是二战德国海军的骄傲,是德国海军吨位最大、战斗力最强的水面战舰。而在“俾斯麦”刚下水时,也确实可以算得上当时最好的战列舰之一。

问题是“俾斯麦”这个最好的基础,是建立在美英等传统海军强国因为《华盛顿条约》限制,新设计、建造的战列舰受到了很大的制约的情况下才实现的。从技术角度来说,“俾斯麦”存在着不少问题。

英德液压系统,英德液压系统厂家-第3张图片-力芯发动机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比如说“俾斯麦”***取的是旧式的全面防护,垂直装甲只有320毫米厚,和同时期各国建造的战列舰相比要弱得多。“俾斯麦”的炮弹用的是轻弹,其远距离上破坏力比各国普遍使用的重弹要差。还有“俾斯麦”使用的双联炮塔也造成了舰体过长,浪费了不少吨位,不重视防空火力等等,都时问题。

总体来说,“俾斯麦”和条约后各国建造的新型战列舰相比要差,即使和条约战列舰相比,也强得有限,性能有些对不起它的吨位。

不过这也是情有可原的。德国一战战败后,海军的发展受到了严格的限制。此后只能靠着几艘前无畏战列舰撑门面。等到了***要重新武装德国时,此时德国的军舰设计师已经差不多有20年没有设计新式的战列舰了,对于这一时期的技术进步茫然无知。

因此“俾斯麦”的设计基础,就是一战的“巴伐利亚”级战列舰。而且由于缺乏设计经验,德国军舰设计师不敢做太多的改动,有些设计干脆就是按照吨位等比例放大而已。这种情况下自然不能指望“俾斯麦”的设计有多先进。

当然“俾斯麦”的运气不错,虽然只参加了一次海战,但是起码击沉了英国的“胡德”号,也算是对得起自己的一生了。

俾斯麦的指标百在二战中很一般,大部分新锐战列舰都比他强,只是运气好一炮爆了胡德的***库。等到罗德尼追上来几炮就打废了他所有的主炮,俾斯麦主炮塔连罗德尼20年前回的406老炮都抗不住,怎么顶得住黎塞留、维内托、衣阿华等一票新锐406炮,更别说大和的460炮了。就击沉了一艘20多年前下水的薄皮战巡,就被吹上天了!

俾斯麦是一战无畏舰的升级改进版本,当时德国军舰设计水平其实是很一般的,只能选择比较成熟的方案,所以说从建造开始就落后于英国同规格新锐战舰。但是德国的制造工艺的确了得,舰员战术水平也很高,加之***成分,取得了首战击沉胡德,重创威尔士亲王的战绩,走到辉煌顶端。总之俾斯麦是强大的,但绝对不是同吨位最强的。

因为设计的落后。

德国自一战战败以来,被其他列强强行限制了海陆空军的发展。海军这军种,极难超越和被超越,要有很强的底蕴积累的。

德国自知海军不如敌方,所***取的战术是"破交战术",即攻击对方的运输舰,让别人"断粮"。这个表现在德国大力发展潜艇,并且水面舰队设计理念为"打得了我的跑不过我,跑得过我的不过我"。

但后来蒸汽轮机的发展产生了高速战列舰,航母的发展,驱逐舰反潜能力的上升,以至于德国海军彻底失去了优势。

总的来说,德意志海军就是辣鸡(不过就算它弱我也永远喜欢俾斯麦,提尔皮茨)。

什么现代战斗机不再使用变后掠翼设计?

(F14战机)

可变后掠翼飞机,在上世纪6、70年代左右曾大规模兴起,美苏纷纷研制出米格23、苏17、苏24等可变后掠翼战机,而英德等国也联合研制了“狂风”可变后掠翼飞机。可变掠翼飞机在当时兴起的主要原因是这种设计兼顾了飞机高空高速与低空低速飞行这两种相互矛盾的组合。

(二代机的高速飞行与低速机动矛盾很严重)

众所周知大后掠翼能降低飞机激波阻力,适合超音速飞行,而平直翼在低速时升力系数大,低空低速操控性能优异。许多第二代战机F4、米格21都有着低空低速机动性能差的弱点,在越南战争中F4甚至一度在低空低速机动中被第一代的米格17、米格19压制;而传统的战术轰炸机也需要兼顾高空高速飞行与低空突防,对低空机动性也有了要求,于是可变后掠翼技术的出现完美解决了这两种问题。

(低速飞行的F14,机翼展开,升力系数高)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英德液压系统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英德液压系统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俾斯麦 战列舰 德国